2011年6月16日

如何提高報告撰寫的效率



沒有內容的報告,不但不起任何作用,而且若考慮到撰寫報告所花時間以及人事費用等,就真可以說是很大浪費了。[22]

如果僅按照上司指示之調查進行,那就成了被動的工作。被動地幹工作,作為職員之成長就沒有希望了。在圓滿完成上司之指示、命令的過程中,要多少加進一點自己的獨創見解。於是,由上司指示、命令之工作變成了自己主動去幹的事情,作為經驗這是很有意義的。[25]

要養成常把自己之工作與整體之大工作聯係考慮的習慣,通過把自己的工作與整體工作聯係起來,就能理解到小的、簡單的工作所具之重要意義。[36]

如果學習先例而不加上自己的創造性,那就不能期待發展性。拘泥於先例而丟棄獨創之自由時,進步與發展就無望了。既不能輕視先例,也不能過份地強調先例。[43]

邊閱讀邊思考,為何採用那樣的歸納方法和書寫方法。一邊閱讀一邊經常想想,若是自己會怎樣寫?如果沒有這種自主性的尺度,那就不但不能區別好和不好的報告,而且寫作能力也不會提高。[43]

理解不了的部分要仔細想想為何不能理解。對於理解不了的部分,由於自己不做為當事者負責調查,所以必須仔細想一下,是因為報告之項目名稱與順序等的構成不合理?是因為記述之表達含混?等等。由於不是自己擔任而不能理解的部分,雖說只有項擔任過的上司和前輩去打聽,但對於報告之構成方法和表達方法,則可由自己考慮一下要怎樣做才便於理解。[43]

一個工作結束之時,回顧其過程並對過程中的行為和所想加以整理,養成這樣的習慣甚為要緊。另外,一邊工作一邊仔細思考比什麼都重要。[67]

2011年6月14日

商業周刊::他讓台灣賽鴿,飛上國家地理頻道

(摘自商業周刊第1227期2011.5.30-6.5)

一件事要做到極致,等待,是一切元素中最磨人心志的。

2011年6月7日

[90]他們說:有關書與人生的一些訪談


(到博客來購買本書)

雖然,有一兩篇訪問普普,但是多數的訪問都很棒,棒到我都想去找受訪者出版的書來看呢。這本書是我近期看過最棒的一本書,非常值得一看,我評90分。

----------

很多事情可能在先少一點之後,反而會發現它還會多起來。[10]

建築就好像人體,是由很多的器官、血管組合成「人」這樣的一個構造。建築,應該是由我們視覺、聽覺、感覺結合而來的一種呈現。從那開始,我就從兩個方向來思考這個問題:是要單純地從一個小部分去思考?還是從整體去看它裡面有什麼樣的東西?[11]

設計的時候,「要讓文字部份有用眼睛閱讀,而且還想大聲閱讀的魅力。」...文字永遠是與聲音連結的。當聲音凝結了,就變成了字。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排版字體和字型來表示,這種字型的聲音很大,這種字型柔和一點;這是女性的聲音,這是年長男士的聲音......我總會仔細觀察字體,這是誰在說話?想要表達哪一種聲調?所以我用的排版字體和字型都會發聲,不只是讓讀者眼見而已,甚至會讓他想要唸出聲來。在我的設計裡,字型字體總是不斷變化、出現不同的和聲......形成一種聲音的戲劇效果。[16]

今天西方的字體設計,注重讓內容很安靜,顯得很知性。當字體設計非常安靜又乾淨的時候,世界看起來非常平和。但事實不然,世界的表象之下總是波濤起伏。我總想把這些帶出來,由內而外,由外而內。[17]

漢字是Ideograph(表意文字),最早來自於描繪自然的筆畫,比如說模仿公牛、馬的形狀,或者樹。所以漢字特別要回歸自然,它們不是被割離的符號,而總是要與那古老的居所連結。[19]

多利用直覺。感受一個人的存在與世界所有的存在,並將這些融合。吸收資訊,攝取圖像,咀嚼文字,然後試著消化、合而為一。[20]

科學上來說,橫書較利於閱讀,因為我們兩隻眼睛本身就是橫向安排的。[21]

寫漢字,需要動用全部身體。漢字蘊含太多元素,而這些元素是跟手的運動不可分割的。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今天漢字的消逝,不是因為視覺,而是因為那支撐漢字結構的書寫記憶消失了。[21]

「驚訝」是已知與未知的交會,當我們面對出乎意料,大感驚訝的事物時,其實就是在面對未知,是一個將已知與未知結合起來的機會。[24]

有時候,甚至遭到一些意外,遭到一些通常說來不好的事情,讓自己有機會體會一下什麼是「驚訝」,也很有意義。[26]

傳統的紙,尤其是中國的紙,是由木材或羊毛纖維交織而成;紙涵納著空氣,可以保存濕度,保有光,因此成果如此深邃,這深邃人們不能用肉眼見,而須以直覺體會。[27]

[28]
[29]
[32]
[33]
[38]
[39]
[40]
[41]

[43]

在某種程度上,附庸風雅是好的,不應該是貶義詞。冥頑不化才麻煩。附庸風雅起碼是一個起步,只是這個起步最好伴隨著自己的自覺,與思考。[44]

伊底帕斯王的故事的最後一句是:「在一個人生命尚未終結,沒有最終擺脫痛苦和憂傷之前,不要說他是個有福的人」。[46]

知識的積累首先要有求知的欲望和純粹的興趣,文風的形成靠的不是實用,而是對知識文化本身的追求。[48]

能記住的就記住了,實在有遺忘,也無所謂。[50]

上升的階級是永遠在讀書的,下降的階級是不讀書的。會讀書的階級,基本上是對自己生活不滿意,顯示出要改變的欲望,所以要到另一個地方去尋找;無論是知識、人生的道理,甚至於包括休閒,所以這種人的階級地位是永遠在上升的。[52]

知識越累積了之後,縱使英文程度不好,讀起英文書也可以讀得很快。這不是語言的問題,是知識的問題。假設我們對本行已經很透徹了,今天去讀本行的英文書,就算不是那麼習慣讀英文的人,也可以讀得很快。[56]

我們要有一個廣泛的知識來源,知識多了讀任何讀任何書就會很快,就會對閱讀、對知識,從敬畏轉成興趣。胡適先生說過:「為學有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我們讀書,無論是政治、經濟、財政、做人處事的道理都是通的。知識來源要廣,只有廣才能高,才可能會通;很窄的人變成專家也不可能高,所有厲害的專家都有一個很廣的基礎。金字塔的底大,塔就會高。假設你的底很小,就只是個很小的金字塔。所以要擴大自己知識的底層,多讀一點非所學相關的,將來絕對會有幫助。[57]

人生或工作經驗會讓你讀書越讀越快、越容易。[58]

什麼叫社會化?學者有學者的說法,百姓也有百姓的說法,我們每一個人一輩子就是靠著跟陌生人互動、摩擦、被羞辱或感到炫耀,透過這些形成我們人生經驗。假設我很早就跟社會有所互動,代表我很早就學會管理我的情緒,管理我自己跟別人的互動關係。[62]

讀書讀到最後,一定要懂得用世界各種新的知識和方法論,來看自己的問題。[64]

我最痛恨把學問講得很難的人,所以我上課跟別人不太一樣,喜歡把那種「有學問的題目」講得很沒學問,扯些好玩的事。[64]

我讀書最主張讀經典。什麼叫做經典,卡爾維諾不是說:經典是不同的年齡再去讀它,永遠會讀到不同東西的書。西方社會裡,越好的大學越是鼓勵讀經典。[65]

經典的作用是讓我們了解古今的演變,永恆的價值在哪裡。看這些傑出人士怎樣思考問題,可以學到很多思維的邏輯。[65]

書讀得越多會發現,人類的道理其實沒有太多![66]

透過閱讀去培養智慧、感性、談話與思維的方式,能讀多當然好,假使不能讀多,反覆去讀經典著作,體會它深刻的意涵,也能獲得許多。[66]

當閱讀時間都不夠了,其他的只好放棄。[69]

人都有一個很奇怪的人生軌跡:年輕時候的想法因為種種人生的際遇不能實現,但由於無法忘情於它嘛,所以總有一天會把它找回來。這個道理就跟永遠無法忘情初戀情人的道理是一樣。[70]

人類的文學是從口語變成書面語,書面語跟新的口語不合,然後又重新再口語。網路小說就是文學的再口語化,這一點近代西方研究網路媒體、網路文學的人都講過。可是網路小說有一個特性,作者每天在網路上寫一點,讀者天天跟他互動,所以他常常為了應付讀者的需要,相互搜證,弄到最後亂七八糟,為了急就章寫得很草率。網路小說如果不能把草率的這部份去蕪存菁的話,將來一定完蛋的。[73]

我們談文學的人面對新東西,都不能因為它一開始很差勁,就否定它的價值,因為任何新興事物在開始的時候,一定是沒水準的,可是讀者多了以後,它會越來越進步。[74]

漫畫最先是作為文字的插畫而存在,很附屬,後來成為文字的補充,並且越來越強,一頁文字,一頁插畫。可是從事一項職業的人都有職業尊嚴,不要成為別人的附屬品,所以畫漫畫的人開始追求自己的自主生命,開始出現四格漫畫。透過四格漫畫,畫漫畫的人開始懂得用漫畫來說故事,從四格漫畫進入短篇漫畫,然後進入漫畫的短篇和長篇的小說。[74]

當一個行業可以賺錢,厲害的人就進來了。[74]

近代的整個知識界都有這麼一個問題:世界越來越多元複雜,然而學術界的人並沒有花很大的努力去了解。當你不能透過更深刻的了解去掌握變化的意義,你就傾向於「世界是沒有意義的」,因此整個學術的進步和角色都越來越邊緣化,可是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儘管世界越來越複雜,它還是有個整體的東西,只是我們不用心,沒有去找到它而已。未來的人對於思想方法的訓練、了解問題的能力,要更強化才能應付新的需要。[75]

人的進步,常常是有理想主義這一塊,社會現實這一塊,有文化限制這一塊,然後有人的品質能不能承擔的這一塊。很多社會經常是理想先走,可是社會整個文化還不能配合,人的品質還不能配合,所以這之中會有一個很長的糾纏過程。[76]

把語言、字詞釐清,對我們去了解古代事物、了解思想的變化會很有幫助。[79]

近代思想家發現,很多思考的問題都是跟言語有關;你怎麼設定概念,就決定了你怎麼去思考,而且就決定了你的答案。所以要把一個問題搞清楚,就要去查它的語言裡面所含蘊的邏輯。語言是我們的表達工具,可是往往也變成我們的囚籠;被關在語言的牢籠裡面,怎麼設定概念都是憑空給定,你怎麼想我都知道。所以把語言的問題搞清楚,想問題的方法會更準確。[79]

對語言保持敏感,有助於思想的澄清。[79]

近代人的麻煩是認識的字越來越少,文采也越來越貧乏。[80]

文學是最大的綜合智慧來源。[81]

時間零零碎碎,不湊起來就一點都不值錢。[87]

看書對我來說像是酗酒一樣,無可救藥的陷溺,東看一點西看一點,心理上就感到開心。[87]

讀書是打發生命,並沒有要拿它來幹嘛。我說這是閱讀的「快感政策」。[88]

現在書房放電腦,一旦坐上去,書就變成配角了。[90]

我不知道我在找什麼東西,就多看幾本,每一本都指向過去影響它的書,這些書在歷史上有個暗流,往上會溯到上游,往下會到下游,所以不知不覺就把這系統給讀起來。[92]

不會的東西就找書,這其實是在學校裡面的訓練,一個題目,怎麼通過書的尋找把它包圍起來。[93]

很多人書讀得很好,但是並不真正相信書,沒有跟書反覆交談。我認為書很少說錯,也不會讓人無所依從,我們不應該只按照表面來理解,而是必須反芻,扣問作者的鬼魂。[93]

整個學校教育,就是應該教會大家讀書的技能。[94]

現在的教育系統,好像是在為大家找答案,而不是給找答案的勇氣跟能力。所以,從小學開始讀書識字之後,應該培養的技能是「我要怎麼自己去找要讀的東西」,怎麼把找到的東西用不同的方法混合起來,然後可以以自己敘述的能力表達出來,這樣才能占有它。如果一本二十萬字的書,可以用一千字說出來,那就表示讀懂了。這是一種技能,到了高中應該有完整獨立讀書的能力。[94]

照理說,閱讀是帶應該是越讀越大,所以老師要給個範圍,讓學生獨立去讀,那麼每個人都讀不一樣的東西,閱讀的面貌就會不一樣,擴散出來力量就變得很大。他們也才有機會知道如何孤獨地透過書來解決問題。[94]

[95]
[96]
[98]
[99]
[100]
[101][102][104][105][109][110][113][118][121][122][124][124]
[127][129][133][134][137][138][147][148][148]
[150][151][155][156][157][158][159][163][163]
[169][176][206]

----------
* 夢想
* 少一點
* Net and Books主題書

2011年6月4日

壹周刊::原鄉聖戰

(摘自壹周刊第523期2011.06.02)

戴宏碁每晚用修女廢棄的原蠟碎塊,慢慢堆湊出一只供奉的蠟燭。許多人不解他為何費時做這些事?他說:「花錢買蠟燭很容易,我做蠟燭和點蠟燭是向聖母祈禱的方式,也能夠幫助靜心。」

----------
花蓮山上的瑞士籍神父戴宏碁。

2011年6月2日

蛇神


(到博客來購買本書)

還有許多細節,在以後的故事發展之中,會一一補充。這時如果一開始就介紹得太詳盡,會是一件相當沉悶的事。[9]

在冒險生活中,盡量不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意,是十分重要的一環。[11]

在未曾有進一步的事實支持之前,我十分同意你的看法。[74]

利用刻薄的語言,來發洩心中的失敗感,這是男性的幼稚行為之一。[122]

秘密洩漏了而不知道何時何地洩漏的,這是最危險的事![183]

恐懼沒有用,擺脫不了壞運道。[212]

2011年6月1日

壹周刊::很敢[胡婷婷]

(摘自壹周刊第522期2011.05.26)

我當然受過傷,但受傷不恐怖啊,什麼才恐怖,因為怕受傷,你永遠走不出去,永遠沒有辦法好好體驗人生;愛情也是一樣,如果怕受傷,你就不可能把自己打開去愛,那你永遠沒辦法體會人生中這些事情的美好。誰怕受傷?受傷會好嘛!而且,受傷有的時候是上天的禮物,我覺得,世界上沒有事情發生是好或壞,它是禮物,只是你當下看不出來。

我的堅強在於我接受我自己的脆弱,我也很脆弱,你看我有多堅強,我就有多脆弱。

犧牲有時候是有點愚昧的,除非你沒有遺憾,而且他們真的很需要你,非你不可。今天這兩個情況都不是,你只是因為自己沒有勇氣,你以最安全最不受指責的方式在做。我走時,長輩不諒解,可是人活著,本來就不能太受別人的眼光左右。

「你的勇敢跟堅強來自你接受自己脆弱;你的感性也在於,你看事情看得很清楚,你不怕那麼的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