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8日

第13章-連接詞表達邏輯關係


如果,要我列出IT人員產出的文章或文件中,最嚴重的寫作問題的話,「文句之間缺乏連接詞」大概可以列入前三名。老實說,我有非常多的機會看到IT人員產出的文章或文件;在IT人員的文章內容中,其文句、段落之間缺乏連接詞的狀況,真的是非常嚴重。

***

連接詞可以讓文句通順
我常看到IT人員的文章句子,落落長,既不善用標點符號、分段,也不重視句子之間的連接詞,有點類似下面的兩段文字。

    使用案例圖及敘述、類別圖與循序圖三者之搭配幾乎是UML專案的基本型,在分工或外包的設計文檔中通常少不了這三款UML圖。常見的開發程序是並行建構使用案例圖文與類別圖,才建構循序圖以及按圖編碼。一個系統只有一個內部結構,系統對外提供的所有的服務,依賴這個穩定的內部結構支撐。每一項服務的運作方式皆不同,系統有一個靜態結構,很多個動態行為。
    透過UML圖來呈現系統的狀況時,一個系統僅有一張呈現系統內部結構的類別圖,使用案例圖中有多少個使用案例。每一個使用案例至少對應一張循序圖,呈現出系統執行使用案例期間,其內部的一群物件互動的運作情況。類別圖通常不是一次就能夠設計完全,透過一個又一個的使用案例,一張又一張的循序圖,三者經過多次循環更新的歷程後,類別圖才逐步成形且穩定下來。

        您要是認真讀一讀上述的範例,會不會覺得,好像有點不容易理解。但是,倘若我們把上述的兩段文字,一句一句條列出來、分開來看的話,其實每個句子又都能看得懂,如下:

  1. 使用案例圖及敘述、類別圖與循序圖三者之搭配幾乎是UML專案的基本型,在分工或外包的設計文檔中通常少不了這三款UML圖。
  2. 常見的開發程序是並行建構使用案例圖文與類別圖,才建構循序圖以及按圖編碼。
  3. 一個系統只有一個內部結構,系統對外提供的所有的服務,依賴這個穩定的內部結構支撐。
  4. 每一項服務的運作方式皆不同,系統有一個靜態結構,很多個動態行為。
  5. 透過UML圖來呈現系統的狀況時,一個系統僅有一張呈現系統內部結構的類別圖,使用案例圖中有多少個使用案例。
  6. 每一個使用案例至少對應一張循序圖,呈現出系統執行使用案例期間,其內部的一群物件互動的運作情況。
  7. 類別圖通常不是一次就能夠設計完全,透過一個又一個的使用案例,一張又一張的循序圖,三者經過多次循環更新的歷程後,類別圖才逐步成形且穩定下來。

所以,上述的兩段文字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或許,看不太懂的最主要的原因:只是因為句子之間少了連接詞,所以難以理解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因此,上面的七個句子形成一種缺乏邏輯關係的句子堆,讀者則必須費神地在腦海中,補上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
接著,請您看到下列的範例,我還原了上述兩段文字的原始內容,補上了文句之間的連接詞,而且適度地多分了兩個段落,這樣一來,是不是很容易就能看懂了!

簡易的開發程序

    實務上,使用案例圖及敘述、類別圖與循序圖三者之搭配,幾乎是UML專案的基本型,所以在分工或外包的設計文檔中,通常少不了這三款UML圖。常見的開發程序是,並行建構使用案例圖文與類別圖,接著才建構循序圖以及按圖編碼。
    一個系統只有一個內部結構,而且系統對外提供的所有的服務,都僅依賴這個穩定的內部結構支撐。然而,每一項服務的運作方式皆不同,所以雖然系統有一個靜態結構,可是卻有很多個動態行為。
    因此,透過UML圖來呈現系統的狀況時,一個系統僅有一張呈現系統內部結構的類別圖,而且無論使用案例圖中有多少個使用案例。但是,每一個使用案例至少對應一張循序圖,呈現出系統執行使用案例期間,其內部的一群物件互動的運作情況。
    再者,類別圖通常不是一次就能夠設計完全,而是透過一個又一個的使用案例,以及一張又一張的循序圖,三者經過多次循環更新的歷程後,類別圖才逐步成形且穩定下來。

節錄自《寫給C++程式設計師的UML實務手冊》

前面,我們大致理解了,缺乏連接詞會讓文書不通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常見的連接詞可以使用吧!

常見的連接詞有哪些?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維基百科」對於連接詞的說明,如下:

連詞(連接詞)

連詞又稱連接詞,是用來連接詞語、短語、句子、段落等的詞,表示被連接的語言單位之間的關係。連詞在句子中表逹不同的邏緝關係。連接詞和詞組的連詞,跟連接句子的連詞並不相同。

  • 表示並列關係的連詞:和、跟、與、既、及、而等。
  • 表示選擇關係的連詞:或、或者、還是等。
  • 表示轉折關係的連詞:但是、不過、雖然、然而等。
  • 表示因果關係的連詞:因為、因此、所以、由於等。
  • 表示遞進關係的連詞:不但、不僅、而且、何況、並、且等。
  • 表示條件關係的連詞:不管、只要、除非等。
  • 表示假設關係的連詞:如果、即使、假若等。
  • 表示目的關係的連詞:以、以便、以免、為了等。
  • 表示承接關係的連詞:便、於是、然後等。

來源為「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連詞)

在維基百科上,把連接詞分為:並列、選擇、轉折、因果、遞進、條件、假設、目的、承接關係,這九大類。不過,這九大類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分類,只是為了方便我們理解並使用而已。譬如,《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一書的作者,就提出了自己的分類,如表13-1所示。

13-1:高杉邏輯連接詞表

其實,我自己也有慣用的連接詞,不過沒有特別去分類它們就是了。也就是說,如果您的文章或文件中,如果正好缺乏連接詞的話,您就可從上述的連接詞中,挑選一些自己喜歡的連接詞來練習用用看,保證您的文章會立即令人耳目一新喔!

記得順一下文句
當一個段落的文章內容完成後,一定要順一下文句,調整一下連接詞。最常見的情況是,習慣使用某幾個連接詞,所以接連用了好幾個相同的連接詞,這時可以善用同類型的連接詞來進行替換。
舉例來說,在下面的範例中,就連續使用了兩個「如果」。現在,就請您動手調整一下內容,會讓這段文句閱讀起來,可以更加通順且易於理解吧!

其實,角色名稱可以用來標示出物件是以什麼樣的角色參與這個結合關係的,不過如果兩類別之間只有一個結合關係時,通常就不會特別為兩角色命名。但是,如果考慮到實作狀況的話,當然也可以特別為角色命名,方便程序員按圖施工,或者方便軟體工具自動產碼。

節錄自Visual Studio 2010/UML黃金準則

如果,現在就讓我動手來修訂內容的話,我很可能會調整一下連接詞,然後再補上幾個標點符號,讓句子短一點,會更容易理解。修訂如下:

其實,角色名稱可以用來標示出物件是以什麼樣的角色,來參與這個結合關係的,不過如果類別之間有一個結合關係時,通常我們不會特別為兩角色命名。但是不過如果若是考慮到實作狀況的話,當然也可以特別為角色命名。如此一來,方便就可以讓程序員按圖施工,或者方便軟體工具依照角色名稱,自動產碼。

其實,角色名稱可以用來標示出,物件是以什麼樣的角色,來參與這個結合關係。如果,兩個類別之間,只存有一個結合關係時,通常我們不會特別為兩角色命名。不過,若是考慮到實作狀況的話,當然也可以特別為角色命名。如此一來,就可以讓程序員按圖施工,或者方便軟體工具依照角色名稱,自動產碼。

練習一下
俗話說的好:孰能生巧。所以,最後就讓我再留一個練習題給您,讓您有機會多多練習。這是我在報紙上看到的一篇校園反毒的報導,我把報導中的連接詞和分段刪掉了,留給您練習加上連接詞和分段,如下:

毒品在校園氾濫,讓不少學生受害,中小學老師普遍不認識毒品,在發現時,也未能及時導正,增加教師的毒品知能,教育部已辦理教師辨識毒品、增進反毒知能,能在發現狀況不對時,馬上進行輔導。民國100年度各級學校查獲1,810件藥物濫用,其中有1,548件是使用K他命、FM2、一粒眠等三級毒品。教育部表示,曾發生學生上課公然磨K他命,老師看到以為是調皮玩粉筆灰,也不知是毒品。以第一線接觸學生的導師最受重視,總計辦了6,500多場研習會,超過24萬人參與,希望可以協助導師辨別毒品。教育部軍訓處表示,校園反毒不只是師長的工作,家長也要加入,一同關懷孩子,避免誤入歧途。

對了,我把原本的新聞報導內容,放到本章的最後面,待您做完上述的練習之後,可以翻到最後參照一下原文。不過,這只是個練習,沒有標準答案,無須跟原文一模一樣。

***

    因為曖昧的句子很好用。寫作者根本不用思考整個訊息的脈絡,只需要排列句子就一路寫下去,真是太方便了。反正都在講同一件事、同一個產品,相關的句子總是接得下去,而且乍看之下還似乎有脈絡可循。
    對於寫作者來說,沒有比這樣寫文章更輕鬆的事了,所以忍不住就會這樣做。其實,當我疲累的時候,也會不知不覺過多使用前後意義不明確的曖昧語句,但是讀者可就慘了。

節錄自《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

到底為什麼「文句之間會缺乏連接詞」?是中文不容易表達連接詞,還是從小的作文課沒教過或沒學好,亦或是東方的思維和表達模式就是這樣,我實在是沒有深究。不過,我自己在生活上,倒是會特別糾正我女兒的口語表達。譬如,我女兒說:「媽麻,我肚子有點餓。」我就會說:「所以呢?」接著,我女兒就會回答說:「所以,我想要到樓下去找找看,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吃。」
所以,或許您也可以從此時此刻開始注意,自己在口語表達上或文字表達上,是否遺漏了連接詞,把它們撿回來吧!

校園反毒  24萬師學辨毒品

    由於毒品在校園氾濫,讓不少學生受害,不過中小學老師普遍不認識毒品,以至於在發現時,也未能及時導正,為了增加教師的毒品知能,教育部已辦理教師辨識毒品、增進反毒知能,能在發現狀況不對時,馬上進行輔導。
    根據統計,民國100年度各級學校查獲1,810件藥物濫用,其中有1,548件是使用K他命、FM2、一粒眠等三級毒品。
    教育部表示,曾發生學生上課公然磨K他命,老師看到以為是調皮玩粉筆灰,也不知是毒品。因此,將以第一線接觸學生的導師最受重視,總計辦了6,500多場研習會,超過24萬人參與,希望可以協助導師辨別毒品。
    教育部軍訓處表示,校園反毒不只是師長的工作,家長也要加入,一同關懷孩子,才能避免誤入歧途。

節錄自《大紀元時報》20121214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