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5日

第4章-不要躲在講桌後面


我現在正在參與一個IT技術課程,講者非常理所當然地坐著講。我猜想,可能是坐著講,比較方便操作筆記型電腦啦!不過,很可能還有另一個心裡因素就是,坐著、矮一點、跟下面的聽眾齊高,躲在講桌、螢幕後面,閃過、躲過聽眾的眼光,就像躲在大石頭後面,這是一個保護機制、一個防護罩,這樣比較有安全感。
電腦操作的問題,不困難,通常可以解決。但是,看不到台下聽眾的臉部表情、大打呵欠、點頭瞌睡、眉頭深鎖、交頭接耳,或者低頭看著自己的筆記本、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可以令聽眾分心的設備還真多),這可能就麻煩了。如果,講者不能居高臨下,怎麼能夠看到下面聽眾的情形呢!就譬如像我,現在就正打開筆記型電腦偷偷寫著這一段引言,可是講者都沒有發現我沒專心聽課耶。
那這該怎麼改善呢?其實,非常簡單,只要講者勇敢地拋棄擋在前頭的大石頭(講桌、電腦螢幕),用肉身站在大石頭前,環視全場、接受下面聽眾的眼光、勇敢抵擋著或者關切注視著。只要能站著,就千萬別坐下,好嗎!
對了,為了可以站在講桌前面,更好的是可以自由地走來走去,最好可以請主辦單位準備無線麥克風。如果,有可以別在領口前面、俗稱小蜜蜂的別針式小型麥克風,那就更好了,這樣雙手就可以空出來操作電腦。要是兩者都沒有,有著長線的有線麥克風也聊勝於無啦,至少不會被一直釘在講桌處。

***

站著講授可以環視全場
只要講者是站著講授,就比較能夠有環視全場的機會,這樣才方便留意到聽眾的異樣。有時候,可能是場地環境因素,導致聽眾坐立難安,常見有:

  • 冷氣太強,聽眾一直摩擦雙掌或雙臂,以保持身體暖和。
  • 或者是,空氣太悶熱了,聽眾一直冒汗、頻頻用手掌搧風,去除熱氣。

對於室內溫度的過冷或過熱的變化,聽眾的反應通常會比講者的反應更為迅速,可能是講者整個心思和敏感度都放在表達內容和聽眾狀況上,已經無暇再照顧其他事物了,所以反應就會比較遲鈍。
另外,講者在台上說話時,通常情緒會比較高昂,興高采烈般充滿熱情和熱血,所以經常會覺得太熱,比較少覺得太冷。不過,因為講者站著講授,可以清楚看到聽眾的肢體動作,所以看到有聽眾披起外套,就可以開口問是否太冷;看到聽眾擦汗或用手掌搧風,就可以詢問是否太熱。

關切聽眾使用筆電的原因
如果,這個講題並沒有特別需要用到電腦,可是卻有聽眾帶筆記型電腦過來現場,講者其實應該特別注意這樣的情況。
像是公司舉辦的內部教育訓練,很多時候是辦在平時的上班時間,所以聽眾等於是在日常工作中間撥空來參與講座,不免會遇到工作上有些緊急的作業需要盡快完成,因此就不得不帶著筆記型電腦來一邊聽講一邊工作了。遇到這種情況,實在是非戰之罪,其實還情有可原。
不過,也有些時候,聽眾是被主管指派來聽課的,工作作業上可能有些相關,也可能未來作業才會用得到,所以聽起課來有點意興闌珊、可聽可不聽、愛聽不愛聽的,最好把筆記型電腦帶過來玩,這樣講座太無趣時才可以找事做。我自己最怕這種狀況了,因為這樣的聽眾不會太專心,也因為講題內容不會立即派上用場,所以沒有壓力也學不好。容易磨損講者熱情的聽眾,大約就是這一類,講者自己得想辦法在這種情況下繼續保持自己的熱情。
好了,講了這麼多,遇到聽眾躲在自己的螢幕後方,這要怎麼辦呢?很簡單,單刀直入,直接走過去詢問聽眾是否在趕著重要的工作。誠心建議聽眾若非十分緊急的工作,是否可以先把筆電螢幕蓋起來,等課堂結束之後,再繼續工作,專心聽講優先。
最後,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聽眾非常認真,聽講習慣做筆記,而且當然不是用手寫筆記,而是直接打開電腦來「敲」筆記、繪製心智圖(mind map)。遇到這樣的聽眾,我通常會眼睛一亮,然後請問他可否在課程結束後,把筆記e-mail給我,同時也讓我分享給其他聽眾。

聽眾開始打瞌睡了
對新手講者來說,下午場次的講座挑戰性最高,因為聽眾吃完午餐、昏昏欲睡,若是沒有精彩的講題內容,恐怕敵不過周公這位最偉大的老師,許多聽眾頻頻夢周公去了。
所以,只要一看到有聽眾打瞌睡了,最迅速的方法是「嚇醒」他們。怎麼嚇,點聽眾起來回答問題啊,這招最犀利,通常立即見效,沒效不收錢。倘若沒準備什麼口袋題目,然後講者自己的腦袋也昏昏沉沉、一時想不起什麼好問題,那麼就只好雙方都先休兵,下課十分鐘,請大家先去洗把臉、泡杯咖啡,再戰了。
當然,最佳的作法是,立即換個比較有趣的主題。或是,換個教學方式,讓大家開始分組討論,也可以讓大家把筆記型電腦打開來,開始動手操作電腦。
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請主辦單位把講座安排在上午,若是整天的講座時,講者就要比較費心安排講題的內容和流程了,盡可能讓下午的主題活潑一點,這樣才能從偉大的周公手上把聽眾搶回來。

聽眾眉頭深鎖
如果看到有聽眾眉頭深鎖,或是交頭接耳的,那很有可能是講者的講解出了問題,有聽眾聽不懂了。這個時候,講者就可以直接點名,詢問是不是聽不懂。比方說,講者看到聽眾在跟旁邊的聽眾交談,就可以直接說:

     「李大任,是不是哪裡聽不懂?」
     「老師,我還是不太清楚聚合關係,和組合關係有什麼不同?」李大任說。

另外像是皺眉頭,也經常是有困惑、聽不懂、或者正在用力思考的肢體語言。這個時候,講者也可以關切的問道:

     「程又清,我看到妳在皺眉頭,是不是哪裡聽不懂?」
     「沒有啊,都聽得懂。」程又清邊搖頭邊說。
     「那妳怎麼皺眉頭,還是我剛才講的話,讓妳想到了什麼?」講師又問。

總之,講者就是要盡可能把聽眾當作小嬰兒來照顧,留心聽眾的冷熱感受、大皺眉頭、滿臉疑惑、呵欠頻頻、閉目養神、強忍睡意、欲言又止、竊竊私語、低頭做自己的事等等的一舉一動,這樣才能夠排除掉可能會令他們分心的各式因子。

***

當我們開始坐不住時,頭腦也就聽不進任何東西了。

節錄自《說來自在:上台演講不緊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