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0日

說來自在:上台演講不緊張

演講一開始,別像許多人一樣:「我很高興......」或者「我很榮幸......」等陳腔濫調。要出奇不意,立即抓住聽眾的注意力,...[18]

當我們開始坐不住時,頭腦也就聽不進任何東西了。[22]

女人就像茶包。除非加入熱水,否則你永遠不知道她的內在如何。[23]

要寫一篇簡短、緊湊的講稿,比寫一篇冗長而雜亂無章的文章要更花時間。通常初稿都太長。沙弗也說:「初稿通常都很蠢。不要以為為了誠實、坦白,你就必須把所有的話統統說出來。這不叫誠實,這叫懶惰。...」[27]

不要愛上你自己寫的東西,要冷酷一點。能用一個強而有力的字就可以表達的意念,就不要用兩個字。[28]

請給聽眾一些東西--無論是一種形象,或是一個觀念,只要是有價值的,能讓聽眾帶回家的就成。[43]

演講會緊張,是因為我們害怕失敗,害怕顯得笨拙,令別人失望。[64]

我從不讓那種「我準備得夠充份嗎?」的念頭進入我的心中。[74]

體重超重的人要博得別人信任、說服別人,的確比較困難。一般認為,如果你不能自律、做對自己有益的事,你也不能做出對公司有益的事。[101]

有扶手的椅子使你們倆關係平等,沒有扶手的椅子會拉遠你們的距離。如果你想要貶低一個人,就給他一張沒有扶手的椅子。對那些華而不實的人,我常給他們沒有扶手的椅子坐--這樣是一種心理上的貶低。[109]

房間太溫暖會讓聽眾昏昏欲睡,尤其是在午餐後演講。冷氣開得太強,會讓人起雞皮疙瘩,也會讓聽眾想逃離會場。汙濁的空氣使聽眾煩躁不安,它會妨礙血液中氧氣的供應,使你必須更費力地呼吸。[111]

不要用問句回答一個帶有敵意的問題。不要說:「你是什麼意思?」或是說:「你是指我......?」,應該說:「如果我沒有誤解你的話,你想要知道......」,然後把問題用不同的語氣再說一次,讓你比較容易回答。[138]

如果你把帶有敵意的主持人,引到觀眾非常有興趣的問題,通常他不會再回到原來不懷好意的題目上。[138]

碰到問題又臭又長,或者長篇大論時,請打斷它,你可以說:「如果我可以把你的意見解釋一下......」注意不要讓所有聽眾的問題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145]

「害羞的本質是什麼?」害羞就是凡事都懷疑自己是否能得到別人的贊同。人的第一個需求是生存,第二個需求就是贊同。[150]

再一次相遇

(到博客來購買本書)

馬克吐溫說:「真實人生往往要比小說還要離奇,因為真實人生不需要顧及可能性。」[37]

多年以後,故事,終於找到了重新開始的方法。[44]

「萬事俱備才出發」不是我戰鬥的方法(某種意義來說,實現夢想需要衝動)...[46]

寫小說是孤獨的旅程,而當導演卻是溝通的工程。[64]

電影要好看,一定要脫離小說的既定架構,擁有自己的邏輯生命。[52]

寫小說不可能不孤獨的,甚至必須喜歡孤獨才有辦法長時間寫作,...許多作家都花了很多時間在獨處上,這是必須,但往往獨處反而逆向成為寫作的全部,最後變成了寂寞,又是完全的扭曲。[64]

廖明毅告訴我一段話很有道理:「很多鏡頭的存在並不是單純描述劇情,而是為了增加節奏感,如果只是為了推動劇情,很多鏡頭都可以刪掉,因為我們已經有足夠的敘述劇情的鏡頭,但這些所謂多餘鏡頭存在的意義是為了--讓電影更流暢。」[101]

每個創作者都有自己非常重視的細節,都有「管你去死我就硬要拍這個啦!」的恐怖執念,也都有自己覺得「......這樣也還好吧?」的灰色地帶,創作者之間的衝突與爭辯大抵來自於此,深刻理解了這一點後,所有的衝突都變成了可理解的過程。[120]

但現在我是導演了,我正用電影製作裡擁有最大決定權的位置,去接近我過去自行想像的謎團,每一個謎團都不再是謎團,背後卻沒有固定的解答,只有我想給的答案。[160]

很多時候我覺得,「逞強」也是成功的必要條件。[184]

你還站在「維持現狀」跟「更厲害的境界」中間的那條線時,當然會有掙扎痛苦,若你選擇承受超越你現階段所能承受的痛苦、咬著牙硬是往上攻,才會有瞬間進步的機會。[184]

導演透過電影展示了自己私藏的記憶,卻不僅上於展示,還向趁機療癒,療癒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留下的傷口。[197]

我拍電影,不只是想重現記憶,我還想重新修復......我想擁有更好的選擇,做更好的決定。[197]

不像考卷,所有複雜困難的問題都能得到一個解答,真實人生裡,有些是永遠也得不到答案。[270]

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是徒勞無功的啊![276]

成長,最殘酷的部分就是,女孩永遠比同年齡的男孩成熟。女孩的成熟,沒有一個男孩招架得住。[278]

放任心中的一百次流浪

(到博客來購買本書)

不要因為科技的限制,而綁住了原有的創意。不管做什麼,還是要用心。[104]

尼采:「在一個永遠重複的世界裡,我們的每個行動都得承擔無可忍受的重責。」[107]

米蘭.昆德拉:「人生只有一輩子,只發生一次的事幾乎沒什麼意義,因此生命可以說是無比的輕。」[107]

當新的data不停取代舊的,人也變得愈來愈健忘。[107]

當一切都可以成為永恆,但當下永遠是暫時的,這就是數位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107]

人都會投射自己的希望與恐懼在身邊的事物上,這是人基本的心理。...雖然許多奇蹟都是因為我們將巧合賦予特殊的意義,但當我們的信念造成了行為,這種改變是不容小覷的。[121~122]

許多做錯的事情,反過來也成為了做對的事情![145]

人生是常常這樣嗎?許多做錯的事情,也是做對的事情,因為錯誤使我們成長、改變,而在學習之中我們變得更聰明。[145~146]

作者肯特.納烹(Kent Nerburn)說:「獨處是靈魂的試金石。它讓你知道你是否與自己和平相處,或是你的生活意義僅存在於日常瑣碎的事情之中。」我們都需要一個這樣的空間,讓我進入自己的世界,看起來像是發呆,其實是一種放空後的沉思,一種reset回原點的方式。[173]

所謂「忘我」,不只是忘記自我,也應該是「忘記別人在看著我」。[174]

1960年代嬉皮們爭取的是資訊自由,但如今我們反而要逃離資訊才能獲得自由。...「turn off(關掉你的電視),turn out(摒除你周遭的噪音),and cut out(削減不必要的東西)」。[178~179]

削減是一門藝術,就像切鑽石一樣,要磨出五十八面徑曲brilliant cut,就得忍痛失去高達一半的原料,而且還得先仔細觀看整顆石頭,避開裡面的氣泡和裂紋,盡量保留最好的部位。[179]

如果我們認真地發一些時間檢討自己的生活,找到最好的角度,最好的切入點,也可以磨出令人驚豔的成績。[179]

築地魚市打工的幸福日子

(到博客來購買本書)


人類的記憶是很單純的東西。當那些回憶裡的事物消失時,關於他們的記憶也會在瞬間變得模糊不清...[13]

2012年7月16日

強化傾聽能力













[5]

有梗設計,不只是設計感

(摘自商業周刊第1286期2012.7.16-7.22)

設計早就無所不在,只是不一定是好的設計。

一開始我一定是思考和尋找一個「梗」,那個等待被設計出來物件之所以要存在的原點、概念、觀點。找出那個「梗」,隨後的設計過程如形狀、顏色等的選擇,就是詮釋及溝通那個「梗」的語言而已。選擇形狀、材質、顏色隊最後作品的好壞是重要的,但是設計如果少了這個「梗」,無論後面執行得多好,也不會是好設計。

一個吸引人的作品,外形不只是為了好看,或者用來表現跟別的設計的不同,外形是重要的視覺溝通,是用來傳遞功能,讓人一看就明白這是做甚麼用的、該如何使用。

設計界有句源自生物學的老話「Form follows function」(形式追隨功能),或許這句話可以進化成「Form follows fo噘form generates function」(形式追隨形式,形式創造功能)。人的腦袋原來就是用來理解事物的,而形狀、節奏、構圖和對比等元素也都有理可循。而腦袋會透過這些特質,來解讀一個物件想訴說的故事。

產品造形上的細節和嚴謹工程技術背後的道理相輔相成,同時簡單好用。所以我說,好的設計是有「道理」的。

很多設計師在創作時,只看到表面的處理這一類的細節,似乎以為設計師的工作僅止於此。但如果想要在設計上有所突破,必然需要要脫離設計師角色的思考,也要能夠從消費者或製造者等其他的角度來看待作品設計。

做為產品的設計師,你必須要對從製造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有所涉獵,並運用設計去解決其中的問題。

重點不是一個產品應該要是什麼樣子,而是你認為如何才能夠透過你特有的切入方式,解決眼前的問題。美國文化藝術評論家Dave Hickey曾說:「身為創造者,你的職責並不是抗拒或批判平庸,而是要取代平庸。你的工作是創造自由與創造卓越,這兩件事都不平凡,所以你也不能太正常。」

一切取決於你針對這些問題所提出的解決之道,而這種原創能力能讓你的作品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尤其在現在這個應用設計軟體的門檻大大降低的時代,許多人學了幾種工具就認為自己是個設計師,但真正決定設計專業的必要條件,是他在設計上獨特的判斷與創造能力。

----------
有道理的設計--設計師CEO的跨線思考
出版社:遠流
作者:洪裕鈞
出版日期:2012.8.1

商業周刊::亞馬遜帝國成功學

(摘自商業周刊第1283期2012.6.25-7.1)


第一課,做對事,比做有效率的事重要
為了達成對的事,我們發明新的東西,我們長期思考,而且,我們不在乎被人長期誤解。~貝佐斯


企業一定要創造價值,只是,你創造出來的,(先滿足)消費者還是投資者,我認為這個差別會很大。這不是衝突,而是順序的關係。

我們很在意我們的投入和消費者的反應是正相關的,而不是把數字當目的。

所以,做對的事情總是比較難,但是,它永遠都是最重要的。

做對事情,是違反人性的,人因為自私和安全感的問題,一個人從nobody(無名小卒)成為somebody(有所成就),他可能很容易做對,而且能量非常強,他只要服務好客人他自己也會成熟。

當一個人是somebody的時候,就會投鼠忌器,可能這樣子做,我本來的生活會變不好,那你在擔心變不好的時候,你已經自私了,你先想到自己再想到消費者,不敢做,公司就漸漸老化,離消費者越來越遠,(最後)你就可能會被打敗了。

這堂課,人生也適用:做任何事前,請慎思。想清楚,我只是想快速的完成任務,還是在做一件「對」的事?

第二課,想未來如何變,根本白費力氣
很多人問:未來會怎麼變?但很少人問:未來5到10年有什麼不會改變?你用這些不變的東西為基礎,投入積極行動,10年後會有獲益。~貝佐斯

這是貝佐斯常提到的論調。他的主張是,若策略建立在多變的東西上,例如:你的競爭對手是誰?現有可運用的科技有哪些?等等,這些事情變化得太快了,你也不得不迅速調整策略。反之,若投資長期的事,就可以保證有所收成,而且不用隨環境起舞。

這堂課,人生也適用:與其追逐一門熱門職業,不如想想,二十年後,人們依然渴求什麼?人們可能仍想聽好聽的故事,雖然聽故事的媒介改變,但是,只要你會說最好聽的故事,你,仍然會是贏家。

第三課,要創新,先懂兩個披薩原則
任何團隊都應該夠小,小到兩個披薩就能吃飽的程度!~貝佐斯


貝佐斯主張,組織應該分散的去中心化。不論會議、還是工作團隊組成,都不超過兩個披薩能餵飽的人數。


當會議人數不超過十人時,所有人才可能都發言,每個人都必須準備,「會議才會有深度,才可能人無不言,言無不盡,」否則,大家只是沉默地等著搭便車...


追求組織嚴謹的台灣企業常常相反,總指著員工罵,但沒有授權、也沒有清楚原則,組織的內在反倒是鬆散的,效率根本不能提高。



第四課,把「Why Not?」當口頭禪
與其問為什麼要做(why)?不如問為什麼不(Why Not)?~貝佐斯



這堂課,人生也適用:當你面對新的工作機會邀約,你是問自己,有沒有能力轉?還是問自己,為什麼不轉?如我想轉,我到底還缺乏什麼技能,該靠什麼補足?兩種心念,就是兩種人生結局。



第五課,不必管對手,掏錢的不是他
不應該害怕我們的競爭對手,而是害怕我們的顧客,因為顧客手上才有錢,競爭對手絕對不會給我們錢。~貝佐斯


但,消費者需要什麼,可不是靠問問題就知道,還要,問對問題(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


把眼光從「敵人」身上移開的策略還有另一個好處?貝佐斯說:「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更有效。如果你是競爭導向,當你的標竿分析都顯示你是最好的,難免就會懈怠下來。但如果你是顧客導向,就會一直力求進步......,這種策略好處多多。」


這堂課,人生也適用:要成為贏家,就先別想著比較,那會讓你掉入了對方的賽局框架裡。



第六課,獲利不重要,現金才是王道
重點不是GAAP(一般公認會計原則),而是自由現金流!~貝佐斯


這堂課,人生也適用:該檢視的人生籌碼,不只是存款(獲利)的多少,還包括年紀、健康、專業能力等,它們讓你能夠試錯、挑戰未知,讓你在動盪的時代中,由你來選擇機會,而不是等著別人選你。




2012年7月12日

商業周刊::創業是全家一致對外的戰爭

(摘自商業周刊第1285期2012.7.9-7.15) 


創業,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有時,它是家人間的戰爭;有時,它是家人一致對外的戰爭。


支持與擔心,就像打翻的調色盤,在他們心中混了色。不只狀元們五味雜陳,狀元父母也是一樣。每個冒險靈魂的背後,都有一雙支持的手;他們在夜裡輾轉反側,卻在白日忍住不說。


勇於去闖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很多人卻把家裡當成創業的戰場,光跟家人打仗就耗費心力。

愛很足夠,就有包容。對孩子有信心他們不會壞,也讓他們清楚父母可以衝撞的底線。傳統的愛很濃郁,現代是願意給衝撞空間。

我對小孩的態度有兩點,就是身體和心理健康。你應該為自己人生而思考,不是為我。對我來講,能對自己負責就夠了。

我認為讀書很重要,但培養興趣、音樂、交友,這些更有意義。

開發商品不賺錢不一定是失敗,過程就是一種收穫。

自己貸款才會自己負責。

要讓孩子獨立,失敗中學習,這不是壞事。從失敗中學習,小碰小撞,才是成長的過程。

每個人都有自己可以走的那條路,只要他在那條路上好好走,都叫作第一名。

本質上OK,就要放手。自己重新定義成功與失敗。

美國人有句話:一年收入十萬美元,快樂與生活就脫鉤了!排名只是一個現象,核心應是生活過得很有意義,例如說家庭、婚姻、子女關係維繫很好,對社會沒有危害,有正面貢獻。

物質達到一定程度,不要把價值都放在金錢上,要去衡量人生要的是什麼。

不管是人生或者創業選擇,就好像撿貝殼,只能往前走,不能回頭。

商業周刊::學會盲目做決定[何飛鵬]

(摘自商業周刊第1285期2012.7.9-7.15) 


人生永遠要在盲目中做決定。


人永遠要在當下,預測不可知的未來,然後做一個不易後悔的決定。所以在盲目中做決定,是每一個人必須要學會的基本能力。



掌握重點看長遠、精算已知測未知、展開細節與步驟、大膽決定放手做。

任何需要盲目做決定的事,一定訊息不足、不明,缺乏參考樣本,且離現在很遠,所以做決定時,看不到具體的事實,只能掌握重點、看長遠。


盲目絕對不是都不可知,一定有一些訊息是明確的,這時候把已知的訊息分析到透徹,進一步推測未知的部分,讓未知極小化,讓已知極大化。


訊息有表面訊息,有隱藏訊息,有延伸訊息,這些「訊息背後的訊息」,如果不深度徹底解讀,不容易理解,其實許多的未知,都隱藏在這些隱微與延伸堆裡的訊息中。


進入決策的計畫與實施階段,設想可能的工作細節,由大到小排列,大的工作項目要盡可能拆解為細項,因為細項才容易控管追蹤,展開所有工作細項之後,再依其順序,決定步驟,變成合理的工作計畫。


盲目是必然的,知道如何面對盲目,盲目就不可怕,就可管理。

商業周刊::影響力[金惟純]

(摘自商業周刊第1285期2012.7.9-7.15)


...我對一個人如何影響別人,如何被別人影響,當然也有了不同的認識:重要的,不是你講了哪句話,而是你講那句話之前之後,你對自己做了些什麼?你對別人做了些什麼?只有當這些持續性的、出於靈魂深處的、帶著愛的能量的「做」,與「說」完全吻合十,那樣的「說」才具備真實的影響力。除此之外,根本毫無影響力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