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6日

商業周刊::亞馬遜帝國成功學

(摘自商業周刊第1283期2012.6.25-7.1)


第一課,做對事,比做有效率的事重要
為了達成對的事,我們發明新的東西,我們長期思考,而且,我們不在乎被人長期誤解。~貝佐斯


企業一定要創造價值,只是,你創造出來的,(先滿足)消費者還是投資者,我認為這個差別會很大。這不是衝突,而是順序的關係。

我們很在意我們的投入和消費者的反應是正相關的,而不是把數字當目的。

所以,做對的事情總是比較難,但是,它永遠都是最重要的。

做對事情,是違反人性的,人因為自私和安全感的問題,一個人從nobody(無名小卒)成為somebody(有所成就),他可能很容易做對,而且能量非常強,他只要服務好客人他自己也會成熟。

當一個人是somebody的時候,就會投鼠忌器,可能這樣子做,我本來的生活會變不好,那你在擔心變不好的時候,你已經自私了,你先想到自己再想到消費者,不敢做,公司就漸漸老化,離消費者越來越遠,(最後)你就可能會被打敗了。

這堂課,人生也適用:做任何事前,請慎思。想清楚,我只是想快速的完成任務,還是在做一件「對」的事?

第二課,想未來如何變,根本白費力氣
很多人問:未來會怎麼變?但很少人問:未來5到10年有什麼不會改變?你用這些不變的東西為基礎,投入積極行動,10年後會有獲益。~貝佐斯

這是貝佐斯常提到的論調。他的主張是,若策略建立在多變的東西上,例如:你的競爭對手是誰?現有可運用的科技有哪些?等等,這些事情變化得太快了,你也不得不迅速調整策略。反之,若投資長期的事,就可以保證有所收成,而且不用隨環境起舞。

這堂課,人生也適用:與其追逐一門熱門職業,不如想想,二十年後,人們依然渴求什麼?人們可能仍想聽好聽的故事,雖然聽故事的媒介改變,但是,只要你會說最好聽的故事,你,仍然會是贏家。

第三課,要創新,先懂兩個披薩原則
任何團隊都應該夠小,小到兩個披薩就能吃飽的程度!~貝佐斯


貝佐斯主張,組織應該分散的去中心化。不論會議、還是工作團隊組成,都不超過兩個披薩能餵飽的人數。


當會議人數不超過十人時,所有人才可能都發言,每個人都必須準備,「會議才會有深度,才可能人無不言,言無不盡,」否則,大家只是沉默地等著搭便車...


追求組織嚴謹的台灣企業常常相反,總指著員工罵,但沒有授權、也沒有清楚原則,組織的內在反倒是鬆散的,效率根本不能提高。



第四課,把「Why Not?」當口頭禪
與其問為什麼要做(why)?不如問為什麼不(Why Not)?~貝佐斯



這堂課,人生也適用:當你面對新的工作機會邀約,你是問自己,有沒有能力轉?還是問自己,為什麼不轉?如我想轉,我到底還缺乏什麼技能,該靠什麼補足?兩種心念,就是兩種人生結局。



第五課,不必管對手,掏錢的不是他
不應該害怕我們的競爭對手,而是害怕我們的顧客,因為顧客手上才有錢,競爭對手絕對不會給我們錢。~貝佐斯


但,消費者需要什麼,可不是靠問問題就知道,還要,問對問題(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


把眼光從「敵人」身上移開的策略還有另一個好處?貝佐斯說:「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更有效。如果你是競爭導向,當你的標竿分析都顯示你是最好的,難免就會懈怠下來。但如果你是顧客導向,就會一直力求進步......,這種策略好處多多。」


這堂課,人生也適用:要成為贏家,就先別想著比較,那會讓你掉入了對方的賽局框架裡。



第六課,獲利不重要,現金才是王道
重點不是GAAP(一般公認會計原則),而是自由現金流!~貝佐斯


這堂課,人生也適用:該檢視的人生籌碼,不只是存款(獲利)的多少,還包括年紀、健康、專業能力等,它們讓你能夠試錯、挑戰未知,讓你在動盪的時代中,由你來選擇機會,而不是等著別人選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