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9日

iThome::如何問到我要的答案[吳俊瑩]

(摘自iThome電腦報第453期2010.05.29-2010.06.04)

問出來的問題在某些程度上代表一個人對這件事情的知識水準,或者用功的程度。

問問題的方式必須要涵蓋目的,對方並沒有義務要回答我們,所以我們不只要問出正確的問題,有些時候還要引導對方回答出我們想要的答案。

大多數的人都有一個謬思,會認為如果我們問了問題,對方應該要傾囊相授才對,而且對於問題的價值並沒有太大重視。但是很多的答案,是對方花了相當多心血才得到的,有些時候礙於情面講一些,其他的支吾其詞,甚至隨便亂講,如果我們因此怪罪別人,倒不如想想是自己想白吃午餐在先吧。

會問問題的人,常常用問題來探測、檢驗或者索取自己想知道的資訊,儘管會遭到冷眼或嘲諷,但是這些也都是用來評估對方個性與態度的資料。

一個大問題也可以分割成許多小問題,在不同時間向不同的人取得片段的答案,然後自己拼起來。

如果我們在某個領域已經算是專家了,與其期望可以有更專業的專家來讓我們問一個大問題,不如找許多玩家來問片段的問題,剩下最後幾個關鍵性的關卡,還是得自己去突破吧。這種拼圖的技巧,一直都是成功人士常用的情報蒐集方式,一邊思考一邊取得新的拼圖,逐步調整問問題的方式與問題內容,在心裡面把整個戰略完成。

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看完這篇文章只有兩個字形容"囂張"!
為何義務回答別人問題叫做"繆思"?
人類的文明就是靠著知識傳播、知識分享,其效益是100倍。
樂於助人的效益是你遠遠無法想像;坦若每個人都不回答問題,這感覺不就是在閉門造車嗎?
很冒昧寫下這些評語。

Unknown 提到...

沒關係。

匿名 提到...

『大多數的人都有一個謬思,會認為如果我們問了問題,對方應該要傾囊相授才對,而且對於問題的價值並沒有太大重視。』

一樓的匿名者評語是針對那一部份?
是文章內容有改過?還是本身就是這種繆思的人?看你這種態度,應該是常常問不到答案的人吧!回答你的問題不是義務,憑甚麼把答案送給一個態度不好的人。

剛好路過,留個言。

匿名 提到...

我也是路過

我想原先作者的意思是在講 " 知識有價 "這檔事 比如上大學要不要錢呢 這就是知識有價的明證

當然 如果有人想從別人身上學點知識或智慧的話 真正的知識真的得來不易 沒看過武俠小說里 拜師這件事吧 只收天資聰敏的天才喔 大師要找弟子 可也是千挑百選 這又是知識有價的明證

當然要是問個簡單的問題 舉手之勞的 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樂意告訴別人


不過要問問題的  除了懂得要怎樣問之外  最好也是要懂得讓別人樂意的教

我同意一點  別人沒義務教你  我也相信任何人也常挑人在教 叩之以小則小鳴 叩之以大則大鳴 不是對不對 是有沒有...

大家參考參考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