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4日

生活::算命先生的話

我算過一次命,大學時陪同學去參加命理博覽會,也讓算命先生預言了我的未來。雖然,我從來不是個習慣求神問卜的人,但我記得當時兩位算命師,一位是姓名學命理師,另一位是摸骨師,令我驚訝的是,兩位命理師說詞一模一樣。

1. 事業運佳,工作會遇貴人。
2. 40歲會有自己的公司。
3. 30歲會有自己的房子。
4. 先生疼愛。
5. 有2個孝順的兒子(還是孩子,忘了)
6. 讀書運不好,運勢最好的那年正是我考大學的那年。

然後,或許會有點自我預言的成分在裡頭,我後來的狀況是:

1. 大三、四開始工作,大學一畢業就直接就業。到目前為止,我沒找過工作,都是工作來找我。
2. 40歲還未到,未知數。(不過,我已經當了兩年的自由工作者,也算是一人公司。)
3. 28歲那年,結婚買房,30歲時,房貸還了不少。
4. 先生很疼我,不過我也很疼他。
5. 有一個女兒,還欠一個。
6. 高中很混,不過卻還給我混到了個東吳大學資科系。

But,我一直記得我的讀書運勢不好,雖然我自學頗成功,也寫了幾本書,但我的學歷不好。故事的重點來了,去年底我想申請研究所,一般生甄試,但我那時肚子大,第一胎,高齡產婦,所以我沒去申請,自己放棄了,孩子對我而言,比學歷重要。

接著,老媽和老姐願意幫我帶孩子,所以我今年底終於有機會去報名了。有一個誤解,我一直以為一般生的碩士甄試可以不需要筆試,因為上頭寫著初試(書面)、二試(面試),所以我很高興的報名了。

我不想要筆試,因為已經脫離學校太多年了,不想因為想回學校唸書,而去重唸英文、數學(微積分、離散數學、線性代數、機率學)、軟體工程、計算機組織之類的書。而這也是我遲遲沒回學校的原因,我不想念這些東西,我想念UML、OOAD、Development Process、Software Engineering、Requirement Engineering、Software Architecture、Project Menagement、Testinge、Pattern、Framework...好多好多,就是沒有考試的那幾科。

總之,我的初試通過了,初試85.5分可以進入二試,我拿了90.5分。雖然,大學成績不是挺好,但是著作幫我拿了不少分數,我猜想。初試放榜,有點失望,因為前四名可以不用二試。我沒拿到前四名,所以需要面試。

好了,我對面試的誤解,以為是去跟考官談談,這也還好。這是誤解,大誤解,剛才查了面試通知,這才知道,面試就是筆試,考英文、數學、軟體工程。怎樣?是怎樣?我挨了一記悶棍,自己賞給自己的。

算命先生說,我沒有讀書運。

老天是公平的,人不能樣樣都想要,因為這樣就叫做"貪心"。我不用難過無法兼顧小滷蛋了,明年夏天,我就可以把她接回家了。我不用擔心沒時間看書研究、寫書講課、輔導專案了,明年時間還是由我自己支配。

我挺失望、也難過,下週五要面試(筆試),我決定不去了,上山看老爸去。

----------

自傳:

我來自一個十分單純平凡的原生家庭,家中一共有六個孩子,我排行老五,擁有四個姊姊、一個弟弟。結婚之後,與先生共組核心家庭,育有一女。

我在85年畢業於東吳資訊科學系,由於原生家庭手足眾多,父母經濟壓力大,所以當時並沒有考慮繼續升學,直接投入IT就業市場,直至今日。

出社會的這些年中,有一段十分特別的經歷——我在91年參加台北市生命線輔導義工的培訓,經過兩年的長期訓練,從近300人的受訓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正式義工,並擔任了五年的一級電話協談員。

在生命線這段七年的經歷中,與其說是助人,其實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成為助人工作者的訓練中,讓我經歷了多次的自我探索,因此對自我有更深更廣的認識。同時,也學會了許多輔導知識和技術。

此外,由於更加認識自己,並且更懂得與人相處,也因此讓我在工作崗位上,更能夠與帶領團隊、參與團隊。原本看似跟IT不相干的經歷,卻意外地加深了我在工作上的軟技能。

另一段特別的經歷——我在96年底開始出版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主題的書籍,至今陸續出版了五本繁體書、簡體書,除了曾榮登天瓏書局銷售排行榜第一名外,也在97年榮獲大陸頒授「優秀IT技術圖書原創作者獎」。

跟助人工作相似的,寫作看似利人,其實利己。因為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白紙黑字地整理所知,並且反覆推敲潛在的邏輯推理。所以,除了外在看到的文字產出外,其實內在的組織整理、邏輯推理的磨練,才是更為珍貴的收穫。

也因此,透過寫作的過程,讓我向內看到自己在IT技術上的不足,也看到自己熱情所在的研究主題。而且,這其實也是引發我想要回到學校,再度深入學習的主要原因,我想要對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更深入地學習和研究。

----------
研究興趣:

我一直對軟體工程很有興趣,因此想要選擇「兩岸協同開發」做為研究主題。

由於,我在工作上,曾經參與過台海兩岸協同開發的專案,因此非常想要打造一套台海兩岸協同開發的軟體開發流程。而我個人的職涯規劃,也期望可以成為一個專門輔導兩岸合作專案的技術顧問。

在我出版的UML書籍中,其實有嘗試打造一套軟體開發流程。不過,這套開發流程過於簡單,而且有許多細節都沒考慮到,同時也沒有特別考慮台海兩岸的合作模式,所以這套開發流程不夠實用。

雖說如此,這個經驗卻是個很好的起點,一方面讓我將自己心中想像的雛型呈現出來,另一方面也讓我有過打造開發流程的經驗,因而知道這件事情的難度,加深了想要繼續拿這個主題來深入研究的念頭。

----------
讀書計畫:

針對上述的研究主題,我會想從兩個方向開始收集資料:一個方向是研讀跟開發流程有關的主題書籍,比方說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之類著名的軟體開發流程。另一方面,我會想要找一些跟委外專案主題有關的書籍來研讀。

現階段初步的構想是,我可能會嘗試著從RUP中,擷取適合兩岸協同開發的流程步驟,同時也從委外專案中,吸收一些管理層面的技術,然後將兩者結合起來。

以上是非常粗淺的初步構想,在真正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以及教授的指導下,我相信會有很多的調整,這個部分我會保留高度的彈性,以便能夠吸收教授的指導,獲取最多的學習和成果。

----------
作品:

1. 寫給SA的UML/MDA實務手冊,ISBN 9789866884597。
2. 寫給C++程式設計師的UML實務手冊,ISBN 9789862010808。
3. UML-SystemC晶片設計實務,ISBN 9789861813608。
4. OCUP/UML初級認證攻略,ISBN 9789861814513。
5. 寫給SA的UML/UseCase實務手冊,ISBN 9789861817781。

----------
認證與獲獎:

1. OMG-Certified UML Professional初級、中級、高級認證。
2.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認證。
3. ITIL V3 Foundation認證。
4. 優秀IT技術圖書原創作者。

----------
附件:
1. 「優秀IT技術圖書原創作者」榮譽證書影本。
2. OMG-Certified UML Professional高級認證影本。
3.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認證影本。
4. ITIL V3 Foundation認證影本。
5. 台北市生命線第27期輔導義工儲備訓練第四階段結業證書影本。(一共有四個階段的訓練課程,僅附上第四階段。)
6. 台北市生命線協會97年度一級電話協談員聘書影本。(一年一聘,僅附上97年度聘書。)
7. 寫給SA的UML/MDA實務手冊。
8. 寫給C++程式設計師的UML實務手冊。
9. UML-SystemC晶片設計實務。
10. 寫給SA的UML/UseCase實務手冊。

4 則留言:

取之於網路用之於網路 提到...

恩,有同感。
我在軟體工程也花了幾年的工夫,已經小有心得了,我會讀書,讀我認為有用的書。我在畢業前就這樣了,我不愛讀老師開的書,我只讀我認可的書,可惜學校不考這個,公司也不認同。有點感慨!!!去年也想考一下在職班研究所,考完我發現那學校有內定排名的嫌疑,當然我沒考上,所以聽起來很酸葡萄。

Unknown 提到...

To 取之於網路用之於網路:

我理解您這麼說,會擔心別人認為您酸葡萄,像我也不便說太多,也是因為不希望別人這樣誤解。

否則的話,書面資料也不知道怎麼打成績,而且還用口試。我後來想想,要是我是該校的學生,只要跟教授打聲招呼,除非成績真的太差,不然要上的機會挺高。反正,外人也不知道成績怎麼打的,確實會有保障該校學生的嫌疑。但是,這也是人之常情啦,也就見怪不怪了。

快門咔咔咔 提到...

我不想念這些東西,我想念UML、OOAD、Development Process、Software Engineering、Requirement Engineering、Software Architecture、Project Menagement、Testinge、Pattern、Framework...好多好多,就是沒有考試的那幾科。


為什麼不直接去旁聽阿
像我是夜校生
每當我排休的時候
我會早點到學校
聽聽白天上的課

Unknown 提到...

不是該校的學生,也不是學生身分,去旁聽,總覺得怪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