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5日

Google時代一定要會的整理術


(到博客來購買本書)

當一件事緊接著另一件事而來,情況更糟,那只會讓我們的短期記憶整個癱瘓。這說明一個事實:人腦部能同時處理許多事。[5]

悲慘的是,人腦不善於做決定。舉例來說,有太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做出抉擇,單純只是出於害怕失去某樣東西,而不是渴望得到它。由於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面臨抉擇,難怪到了一天結束時,我們總是精疲力盡。[5]

不過,大腦並不是造成我們生活雜亂無序、充滿壓力的唯一原因。我們不能有效統整,有不少是起因於現今世界的建構方式。事實上,我們活在過時的社會形態,遵循的信念跟我們實際需求相違背,卻毫不自知,仍努力從中找出生活的秩序。[5]

混亂引發壓力,壓力讓你我不知所措。不知所措又會加重我們的壓力,讓我們變得更不知所措,形成惡性循環。[6]

熟練不一定生巧,但的確有助於記憶。[14]

不管你信不信,人腦其實是讓我們無法有效做好整理的最大阻礙之一。[14~15]

人腦非常不善於記憶瑣細的資訊...假若我們不會忘記事情,我們的頭腦早已讓一大堆資訊給塞爆了,要回想某個重要的事情,更是難上加難。[15]

人腦精確記憶事件的能力也很糟糕,使得我們很難推斷出合理的決定。[15]

人腦還有「編織記憶」的特性。你「想起」的某些事件,其實是在不同時間、跟不同對象發生的,但你的腦卻將它們編織在一起,變成一個截然不同的事件。這就是為什麼你總以為能記得某些絕不可能憶起的事情。[15]

我們還是可以運用一些策略,幫助我們用最少的腦力來處理和儲存資訊。這也是我要提出的第1條整理原則:妥善管理你的生活,以減輕腦部負擔。[17]

注意力是種求生機制。沒有它,我們早就被知覺與資訊的猛烈洪水給吞噬。[17]

我們的感官知覺一直處在緊戒狀態,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18]

在任何時候,你的腦注意到的東西,遠比你實際察覺的還多。換句話說,腦注意到的東西,你不一定有意識到它們的存在。[18]

短期記憶一般無法容納超過九件事,這是不爭的事實,也驅使我提出第2條整理原則:趕緊把資訊從腦袋中移出,愈快愈好!你若不照做,你的短期記憶很快就會超載,你也會忘記你原本要記住的。[19~20]

大多時候,我們的注意力只能專注在一件事情上。[20]

沒錯,在現代社會,人人都能同時處理多項任務。但問題是,我們的腦並不適合這麼做。因為當你同時處理好幾件事,你等於妨礙你的腦做事,它正努力讓資訊進到短期記憶,只要一不小心,就會前功盡棄。依但資訊不能成功進到短期記憶,你永遠不會再記起來。[20~21]

然後,在大多數狀況下,同時處理多項任務會影響資訊進入長期記憶,讓編碼過程更加困難;尤其當同時處理兩個完全不同的任務,得分別用到不同思緒與專注力時,造成的影響更大。所以我歸納出第3條整理原則:同時處理多項任務,通常只會讓你更沒效率。[21]

假設每次接收到新資訊的當下,你都非常專注,沒有同時處理其他事,那你要怎樣讓新資訊保留久一點,不再只是幾分鐘?這時候,你會將這個資訊從短期記憶移進長期記憶,認知科學家稱這個動作為「編碼」(encoding)。[22]

「編碼」意味著某個事件改變它原有的形式。就腦部而言,是指資訊從短期記憶進入長期記憶後,會以不同形式儲存。[22~23]

當某個資訊完成編碼後,日後若要人腦以不同於當初編碼的方式或相關背景來擷取同一項資訊時,我們的腦恐怕很難找到它。[24]

現在問題在於:你希望你的腦能以你日後方便擷取的方式將資訊編碼,變成長期記憶,但它卻很難如我們所願。如果你擷取不到某項資訊,就無法使用,它只是在你的腦部占用一個空間...總之,編碼的重點在於過程中不能分心,不然資訊就編不成碼,日後也就不可能擷取到...[24]

是不是還有其他更有效的方法,幫助你將資訊成功轉移到長期記憶?答案是有:替資訊找個故事。[24]

比起人腦編碼與擷取資訊,指認容易多了。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偏好選擇題測驗。很不幸的,大多時候,我們得靠回想過日子,選擇題測驗在真實生活裡並不常有。[25]

人腦擷取的不只是從塵封多時的檔案櫃裡抽取出的事實,還從裏頭抽出人物、地點和其他相關的事情。人腦找到的故事可能還讓你想起那次事件中的其他細節...[25]

「故事」才是關鍵。我們習慣用故事來記住事實,而不是事實本身,因為是實際枯燥有乏味。我們無法跟事實產生連結,所以很難消化吸收。但故事就不一樣了,事實缺乏的種種元素,故事全都有,包括色彩、情節、人物、景色、味道、聲音、感情等,都是可引發我們共鳴的。我們可隨故事情節,想像自己正在做(或沒做)某件事。故事讓事實變得有意義、有脈絡可尋,幫助我們記憶。[26]

就本質來上來說,做好整理前,得先將零碎資料做有效排序。而要達到有效排序,就必須做好編碼與回想。你的腦希望想到的是固是,而不是零散或一大堆資訊。所以,要做到有效的統整,必先學會將事實嵌進故事裡。[26]

第4項整理原則:用故事來記事情。[27]

與人談話時,若能適切提出事實佐證,不但有助於強化你的立場,也更能清楚說明你的主題與論點。[27]

用故事來回想事情。換句話說,若能在資訊編碼前就先想好之後要如何用,日後回想起來將會更順利。因此,你可以一種日後較容易回想起來的方式,將資訊嵌進故事。要做到這樣,當然並不簡單。...但你還是可以問自己以後「為什麼要用」或「會怎麼用」該項資訊。[28]

認知科學家針對「生手/專家轉變」(novice-expert shift)做了相關研究,探討某個領域的生手如何變成專家,他們提出一個有確的事實:一旦有故事提供脈絡,會讓我們更容易記住資訊。[29]

當我們面臨新選擇,我們會質疑或重新審視原先已做好的決定。有時候這樣的過程是理性的:你獲得更多資訊後,才發現原先你做的決定其實非常不智,或者當你做完決定,情況又有了改變。[31]

不過,通常我們面臨新選擇而改變決定,只是因為我們的腦被這些選擇搞得很煩。[31]

當我們把手邊的選擇攤在眼前,逐項檢視,一次只專注在一個選項,才不會讓我們的腦被太多選擇給疲勞轟炸。我們也才可能聚精會神,從所有選擇中找出最適合我們的理想決定。[32]

做決定的關鍵在於你清楚了解你想達成哪些目標,然後為這些目標排出優先順序。...列出目標可幫助你剔除不重要的因素,因此讓你更容易做成決定。...有了目標,才能專注在重要事項,做起事來也才能變得更有條理。[33]

我們發展出的整理技巧,首先得幫助我們釐清心中究竟要做什麼和為何而做,不再人云亦云;其次,要能做到剔除不重要的,讓我們專注在重要事項上。最後,還要能善用最佳工具--紙本或電子,以因應現今社會瞬息萬變的需求與可能。[33]

第5條整理原則:就算某件事有一貫做法,也不表示那是最適當的。[45]

第6條整理原則:知識不是力量,分享知識才是力量。把自己當成是整個公司或部門裡唯一懂得專業知識的人,並因此自以為擁有某種力量,這種想法大錯特錯。[57]

第7條整理原則:你要克服的是真實的限制,而不是假想的限制。[65]

旁觀者提出的觀點往往令當事人茅塞頓開。[69]

若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根本不可能解決。[72]

情緒引起的限制恐怕最難發現,也最不好掌控,但還是做得到。[73~74]

第9調整裡原則:知道何時該忽略你的限制。[74]

在大多情況,恐懼是你我最該忽視的限制。[75]

有了明確的目標(以及行動計畫),你之後所做的每件事才有脈絡可循,也才有意義,知道為何而做。...知道脈絡和目的後,你才知道該蒐集哪些必要的資訊、採取哪些適當措施,讓你更順利達成目標。[82]

在發動引擎前,清楚知道你要去哪裡,又要怎麼去。[83]

能否有效整理資訊與思緒,有個關鍵在於,我們能否成功喚起之前曾經做過的決策、實驗,以及學到的知識,這表示我們不必盲目重複先前做過的每一件事。...與其盲目重複,我們只須記取過去任務裡學到的教訓與知識,日後遇上新任務時,就能更精確判斷哪些可用。[85]

第11條整理原則:達成目標的方式不只一種,要懂得變通。...達不到目標,勢必讓人沮喪並產生壓力,甚至放棄。...一開始立下的目標愈明確愈好,但達成目標的方式卻不用拘泥...[86]

計畫再完美,若不可能達成,也是枉然;還不如一個差強人意的計畫,搭配上可能達成的目標,成功機率還大些。[87]

每當我為某件工作設定好目標後,針對接下來會碰上的問題,我會先查看看是不是有人已有答案,再看其中有哪些是我可以借用來解決自己的問題。[89]

因為你剝奪了別人學習新事務和負責任的機會,你甚至不小心掉進「知識就是力量」的可怕陷阱。更糟的是,若你不懂得委託,你就無法撥出時間,讓自己專注在真正需要你去完成的重要事情上。[91]

資料不用歸檔,靠搜尋就好。[106]

把所有資料分門別類個過程雖然有些乏味,卻讓我更能發展出資料之間的關連與脈絡。再說,光是重複這個動作--重讀與重謄,就能讓編碼重要資料的過程更順利。[140~141]

謹記一點:透過抄寫或重讀資料,反覆練習,絕對能讓日後回想時更加無礙。[141]

每周空出時間再次審視重要的資訊。[141]

我之所以喜歡紙張,其中一個原因是它能幫助我將腦中的想法寫出來。每當成千上萬的念頭在腦子裡轉個不停,只要能夠拿張紙把這些想法寫下來,我就頓時覺得輕鬆許多。因為這些想法已經從腦中抄錄出來,我不必再為此煩心。就算寫下來的事情沒真的去做,壓力還是能順利降低,讓心靜下來。[154]

若要閱讀並給予回應,我也偏好紙類工具。[155]

紙張有助於腦力激盪與解決難題。[161]

一旦沒有效率的事情總是一樁接一樁,成本只會愈來愈高。[171]

請記住,不要只因為過去習慣怎麼做,現在就得那麼做。[174]

第20調整理原則:將情境相似的工作安排在一起。[240]

設法整合你的工作與生活:減少壓力、拋開心中的不愉快、提升工作效能,讓生活除了工作與挑戰外也充滿歡樂。這正是第21條整理原則的重點:整合工作與生活,別再妄想達到兩者平衡。[252]

壓力大的時候,我們永遠無法做出完善的決定,也無法冷靜應付挑戰。我們頂多只能把生活裡較不重要的壓力減到最低,盡可能把心力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我們也必須坦然接受一個事實:當壓力大的時候,犯錯在所難免。而且我們通常把那時犯的錯,看得比平常還要嚴重。然而,我們必須試著去接受,這只是過錯的一部分,不該一直怪罪自己。[272]

當面臨巨大挑戰時,一項典型反應就是搜尋更多資訊。資訊充沛讓我們覺得可掌控局面,認為自己有能力處理問題。不幸的是,我們接收的資訊也很容易讓我們更不知所措,尤其當它們跟我們已知的事實互相牴觸,或是屬於我們完全不熟悉的領域。[272]

若我們太注重未來規劃,盡可能預見可能發生的每一個危機,我們等於把此時此刻需用到的心思耗去大半。換句話說,當我們把大部分心力放在下一刻,當下的這一刻往往就被忽略了。[274~27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