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6日

賴聲川的創意學


(到博客來購買本書)

這兩週挺悶的,有種說不上來的負面情緒,猜想是太累了,需要休假。不過,這兩天看了這本書 ,好像有一些活水從心底冒出,這本書肯定引發我某些想法,但是我需一段時間的沉澱,才會知道什麼想法被引出了。

再者,這本書談的不只是「創意」,我覺得有興趣於軟體架構設計的IT夥伴,我非常推薦這本書。

----------

對於亞洲許多國家而言,問題的核心就是領導階層本身缺乏具創意的視野,缺乏創意。這形成了一個難解的循環:在缺乏創意的環境之下,如何創造創意?[30]

社會忙著將創意格式化,卻沒考慮到創意是超越格式及既定框架的。[31]

其實每一個選項都充滿潛在的創意,而我們居然願意在一切可能之中接受眾人的標準答案,然後花畢生的力量來符合這些標準答案。[32]

創意是生產作品的能力,這些作品既新穎(也就是具原創性、不可預期),又適當(也就是符合用途,適合目標所給予的限制)。[39]

創意是一種掙扎,尋找並解放我們的內在。[39]

激發創意本身的欲望,以及欲望被激發之後,如何找到途徑讓欲望成行。[39]

創意的神祕欲望,以及如何尋找表達欲望方式的過程--就能更清楚看出,創意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透過兩個步驟進行的--欲望的湧現,以及表達這欲望的方式。[41]

這兩塊獨立但互相連結的部分可以稱為「欲望」與「表達」,也可以稱為「構想」與「執行」、「想像力」與「組合力」、「感性工作」與「理性工作」、「靈感」與「製作」、「內容」與「形式」,用最簡單的方法分辨,就是「創作」的「創」與「作」。這兩個不同的學習科目並不能從一種領域中獲得,必須在兩種不同的領域中獲得。[41]

缺乏理論,任何實踐方法都缺乏方向;沒有方法,任何理論都是空談。對創意而言,如果沒有方法,任何想像中的創意都不可能實現,而如果沒有智慧,這些創意的想法就不會產生,至少不會那麼精采。[42]

創意就是出一個題目,然後解這題目。[42]

出題需創意,解題也需創意。這就是「智慧」與「方法」的劃分。[43]

創意過程中首先要確認「創意題目是什麼?」[43]

題目種類無窮,但簡單的題目創造簡單的挑戰,複雜而具深度的題目促使創作者尋找複雜而具深度的解答。[43]

沒創意的頭腦可以看出錯的答案,但需要有創意的頭腦才能看出錯的題目。[43]

題目的解答一定在出題目的思維程度之上。[44]

有了題目,才能努力尋找解答。[44]

如果沒有題目,任何答案都不能算答案。[44]

「智慧」決定創意人為自己所出之創意題目的深度及挑戰;「方法」決定創意人解題的效率,也決定創意人解題的創意。[45]

創意的題目未必十分明確,這沒關係,雖然不明顯,但不能算沒有題目。...說不清楚不表示沒有題目。說不清楚的題目也是題目。[45]

創作者必須為自己所設定的題目尋找適當的解答。這麼說,不論創意的源頭或執行,都是需要被創意人「發現」的一個過程。[45]

創意是一場發現之旅,發現題目,以及發現解答:發現題目背後的欲望,發現解答的神祕過程。[45]

一旦被發現,所有的真理都很容易理解;重點是要發現它們。[46]

創意是看到新的可能性,再將這些可能性組合成作品(組合的顧城也需看到新可能性)的過程。靈感就是「看到」的那一剎那,小至看到一個基本創意點或一些不相關事物的新連結方法,大至看到龐大完整的作品,連組合細節都一體成形。[54]

夢中的啟發其實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道理,夢中的故事就是白天思索的延續。很清楚地,我快被逼瘋了,最後創意像擠牙膏式地在夢中擠出來,我只要醒過來收拾就好。當時擠出來的「答案」符合「題目」中一切條件及挑戰。[56]

靈感的發生與我們的內在需求相呼應。針對創意題目,靈感提供可行的答案和方向。[56]

當我苦思一個創意題目,靈感來的時候是針對這個題目。萬一是另一個題目的答案來到心中,這題目必定也是自己意識或潛意識中浮現過的。[56]

跳躍的邏輯也是一種邏輯,道理自然存在於它發生的過程中。[57]

創意人有一種習慣,經常會把生活中看到任何東西延伸、連結到別的東西或帶往別的方向。這本身不叫創意,而是創意人心中會玩的遊戲,關鍵字是「如果」。[61]

面臨死亡是人生最特殊的時刻,病人透過自己的故事顯現出意想不到的智慧,為自己的生命整理出一種架構。[66]

催化劑固然重要,但我注意到一個重點:催化結合的元素都是原先儲存在我腦中的。沒有任何元素「空降」到我體內的。而如果這些元素沒有儲存在我腦中,催化劑也不可能催化出這樣的反應。[70]

要發生那種靈感,需要發生兩件事:1.我生命經驗中的許多事件必須已經被儲藏在某處。2.必須有一種機制被啟動,知道在哪裡找這些事件,以及哪些事件能夠跟哪些事件能夠跟哪些事件串連在一起。[71]

我們所活過、看過、想過的,人生中所關懷的一切,就是創意的原始材料。[77]

創意過程中真正要發現的一切都來自於內。真正的創意來自內心。[77]

人類潛意識的記憶體無限大,潛意識中有無數事情存放、醞釀著,等待取用。其中一切的連結,連貫性相當微妙。[78]

我們只能靠自己的井來取水。自己的井中有多少水,是自己長年的積蓄。[79]

一切的基礎在於我們內在裝了什麼,因為那才是創意的原始材料,那才是作業系統取材的花園。[80]

人的意識像一座冰山,表面看得到的部分只有一點點,下面是龐大的潛意識,安靜地累積並成長。當我們從事創意工程時,像是從冰山的頂端鑽洞下去探測並採取那下面的一切,重要的是下面的組成成分是什麼,以及自己鑽洞的技術如何。[80]

人心最特殊的就是它那不可思議的認知力。生活中一切的經驗就是靠心的這份認知力在創造反應。[80]

心就是我們的創意來源。[80]

學習「創意」不能只在「創意」的場域中學習,而是要分為兩種不同場域,做兩種不同範疇的學習。這兩種截然不同但密切相關的部門,一邊稱為「智慧」,一邊稱為「方法」。兩者缺一不可,而智慧的訓練是在「生活」的場域;方法的訓練在各自的創意領域,簡稱「藝術」。[87]

「智慧」要在「生活」中學習,「方法」是在「藝術」中學習。[88]

創意的學習應當是智慧與方法並重。[88]

我們其實不會教「智慧」,我們失去了教智慧的能力。[90]

現在的學校是學習技術的地方,而不是智慧。我們正選擇一條與古人相反的路,不自覺中推卸責任,不願面對「智慧」這門過去唯一的科目。[92]

工業革命以來,人活在社會的目的不再是為了追尋生命的意義,或者懷疑存在的價值,而是為了創造經濟價值,賺錢。智慧貶值了,同時創意走入死巷;如果創意人想透過創意創造經濟價值,就不容易創造出有深度的作品;因為缺乏智慧,作品也缺少透視力和有機性。而主流社會不再追求智慧,更造成創意品質低劣的惡性循環。[94]

沒有人教我們怎麼活,也沒有人認為誰該或誰能教誰怎麼活,而怎麼活,就是培養智慧的開始。沒有這個,更不用提培養創意。[95]

如果把「創作」分為「創」與「作」兩個階段的工作,智慧則管「創」--「創意構想」,方法管「作」--「構想執行」;如果把一個創意作品分為「內容」與「形式」,智慧管「內容」,方法管「形式」。[97]

一棟偉大的建築物必須從不可測量的元素開始,然後用可測量的方式進行設計,最後的成品必須是不可測量的。[97]

智慧需要方法,方法之中也有智慧,兩者彼此互為一體。[98]

向外看的人在做夢;向內看的人可以覺醒。[108]

缺乏來自生活(而不是來自藝術)的個人智慧,一位創意人將連「題目」都選不出來,至少在一開始選擇就已經局限了創意。[116]

「智慧」經常和「知識」混為一談,但兩者明顯不同。對我來說,「知識」是資訊的累積,「智慧」是「知識」的妥當運用。更進一步說,智慧是一種「覺知」的能力,讓我們洞察人、事、物的真面目,以及其間的所有關係。[117]

有了「智慧」,我們能穿透、洞察生命真相,也能洞察作品的真相。創意的智慧就是這種透視、覺知的能量。[118]

「智慧」包含太多知識、經驗,以及最重要的、一種組合思考的機制。[118]

能夠看到萬物之間的關係,首先也需要看到萬物的整體性,自然界一切的相互連結性。有了這種智慧,創意工作才可能有深度。[119]

創意的關鍵在於這裡界定的「智慧」,而創意所需的智慧,主要的學習場域不是創意,而是自己的人生,因為後來出現在創意作品中的材料,將直接或間接地來自自己的人生。[119]

創意的智慧必須隨時在生活中累積,創作時備妥,才能順利運作。[120]

一幅畫有它自己的生命。我只是試圖讓那生命穿透出來而已。[121]

最大的藝術是人生而不是藝術。如此看來,相對於培養技巧,創意人至少要用相等的時間與努力培養自己的心。創意人在生活中下了多少功夫,會直接反應在最後成品之中,這是無法迴避的。[122]

格式化正是創意最大的敵人。[123]

人生被分割成工作與休閒、平日與週日、上班與度假,所有格式建立似乎加強了某一種安全感。[123]

創意是一種跨越界線的能力;智慧是看到更多可能性的能力。如果我們活在一種既定的格式之中,這兩種能力都受限,智慧沒有空間展開,創意沒有機會施展。[123]

尼采說:你的靈魂中必須充滿混亂,才生得出一顆舞動的星。[131]

事實上人生就是一場無法停止的累積。從小所累積的一切都積留體內,我們每天、每秒持續累積,這就是這個世界的法則,無人例外。[132]

當我們不清楚、不自覺的時候,經驗可以是不斷傷害自己的「毒」。[133]

一個輸出、一個輸入,創意必須有來源,這來源是自己心中的累積,心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一切。[133]

習慣是最可怕的滅音器。[135]

許多成功人士正因為生活中有強烈的習性,才會反覆做出成功的判斷與決定;成功的藝術家、創意家也是一樣。但時間久了,這些強烈的習性也可能成為他們失敗的理由。時代變了,他們還用同樣的方式反應,潮流轉了,或許他們就此做出致命的錯誤判斷。[135]

習性掌控我們儲存檔案的邏輯。[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2]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6]

[160]

[164]

[165]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81]

[183]
[184]
[185]
[193]
[194]
[195]
[196]
[197]
[199]
[200]
[201]
[202]
[205]
[206]
[207]
[212]
[218]
[222]
[223]
[226]
[227]
[228]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3]
[244]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5]
[256]
[257]
[258]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81]
[283]
[287]
[293]
[298]
[299]
[300]
[301]
[302]
[304]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7]
[319]
[326]
[327]
[329]
[330]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