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4日

這樣思考,人生就不一樣


(到博客來購買本書)

本來沒有對這本書太期待,看了之後才發現,作者有很多想法跟我很契合。對於經常需要思考、寫作的人來說,這是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

突然發現,我非常喜歡買閱讀、寫作、創作、思考這四類主題的書,我有好多這類主題的書喲。這本應該算是這些書堆中,非常簡單好消化的一本了。

---------

資訊並不等於知識,除非閱讀;而光是知識增加,充其量只是別人的思想結晶,要成為自己的智慧,除非思考。[3]

若不是靠自己的力量來獲得知識,就好比滑翔機一樣,無法靠自己的力量飛上天去。[12]

翻譯文化是不毛之地,結不出任何果實。我們應該重視根部,若不從根部開始照顧起,就開不出屬於自己的花。[15]

當弟子處心積慮想偷取老師不傳的技藝,漸漸的,便培養出靠自己習得新知識、新資訊續能力。[19]

填鴨式教育本身並非不好,但因此削弱了學習意願才是大問題。如果學生自己有強烈的學習意願,面對再多的知識,只會恨不得全填進腦子裡。[20]

一個人在早上與晚上,對事物的體會是不同的。[24]

早晨的頭腦似乎也比較樂觀。[25]

基本上,食物下肚後,就不適合從事花腦力的工作,因為這時血液正忙於協助消化,頭腦會變得昏昏沉沉的。[27]

睡過一覺,消除了疲勞、又是空腹的早晨,無疑是最棒的思考時刻。[28]

在閱讀作品時,一定會有感到佩服的地方,也會有疑惑、不明瞭之處,此時要將這些地方全摘錄下來,再反覆閱讀。覺得有感覺、有體會的,就是重點;另外如果有像謎題般難懂的地方再三出現,也要特別注意。[32]

要讓麥子變成酒精,還必須加入關鍵性的材料。這材料不能與麥子同性質,而是得從完全不同的環境中取來才行。[33]

有爭議的作品,評價總是眾說紛紜,但它的意義不會只是其中一種解釋,而是涵蓋所有的說法。人總是愛提出解釋,喜歡闡述自己的看法。[34]

題目會自己在腦中醞釀釀,等時機成熟就會浮現出來。在這期間,你的心情也會跟著雀躍起來,心撲通撲通的跳,這就表示酒精的發酵作用已經確實在進行了。[36]

我們需要材料。光是恍神發呆是生不出任何東西來的。有問題可想,才會有靈感浮現。[39]

從提出問題到答案浮現,是需要一些時間的。在這期間,若一直執著於思考反而不好。應該暫且擱下問題,讓思緒沉澱。而晚上睡覺的時間,就是最佳的沉澱期。[39]

想太久,就陷入了偏執,迷失了大方向,拘泥於細節,讓腦子陷入一片混亂。[39]

不要太過在意,暫時放下是必要的。思考也是如此。想太多,反而看不見問題的關鍵,該發芽的卻冒不出頭來。[40]

在思考的整理上,再也沒有比沉澱更重要的事了。甚至連思考的生成,都必須經過放空、沉澱的過程。[41]

為什麼描寫自己幼年或青少年時代的作品,往往都是佳作呢?因為素材擁有充分的時間沉澱發酵,已經變成了結晶。而多餘的事物在時間的洗滌下,早已風化了。那些長久以來沉殿在心中的事物,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在內心沉睡的題材,一旦覺醒,絕對活動力驚人。所以凡事不可操之過急,有些事光靠意志力是做不到的,只有讓時間自然的引導我們,在超越意識的瞬間,答案就浮現了。[43]

如果我們心裡想著「萬一這個不行,還有替代方案」,心情就會輕鬆許多。就讓多個題目彼此競爭,最後再來選擇最能申論、最能發揮的一個。當你一邊思考「該選那個好呢?」題目也會主動朝你靠近。[45]

有時閱讀單篇文章會讓人驚豔入迷,一旦它變成一本書的一部分,再重讀時,反而無法得到感動。[50]

整體不等於部分的總和。[50]

每個獨立的表現,在成為一個更大整體的一部分之後,其性質會改變,我們看它的角度也會改變。此外,改變前後順序,也會影響整體的感覺。...如果有好的編輯功夫,製造出整體效果會比單純部分的總和更有趣,也會比各部分的單獨表現更具可看性。[50]

編輯本身並不是創作者,雖然也有寫作能力,但是編輯的價值並不在於能不能寫,而是在於如何將他人的作品整編修潤得更完美,或者提案讓作家有個方向可以寫。[51]

如果把作家寫的文章稱為「一次性創作」,那麼編輯將文章修潤整合成嶄新且格局更大、更完整的作品,就稱為「二次性創作」。...二次性活動的價值,在社會漸趨成熟完備的情況下,才會普遍獲得認同。[51]

一次性創作是一種creation(創作),而將此加工之後再賦予新價值就是meta-creation(後設創造)。思考本身也有creation和meta-creation兩種層次。[51]

為了製造腦海中的調酒,不管自己有多少獨創性,都要懂得巧妙組合已經擁有的知識,懂得如何進行編排。[52]

很少有人懂得將既有的知識,藉由編輯而變成全新的、與過去完全不同的有價值事物。知識的編輯力,仍是一門尚未純熟的技術。[52]

當我們能夠排出最好的順序時,就會產生最大的意義。[53]

通常,同質性高的事物碰在一起,較難擦出新的火花,反而是哪些看似彼此無法相容的異質想法,在互相結合之後,可激盪出異想天開的想法。[54]

發想的有趣在於產生化合物,而非製造出新的元素,而個性或主觀,就是促成各項素材產生化何作用的催化劑。[55]

大部分的點子或想法,都是從既存的事物中彼此激盪連結而產生的。[58]

當我們思考的時候,過度緊張並不好,讓心情時時處於焦躁狀態也是不智的。[58]

發想的根源是個性,但並非個性本身讓發想變得有趣或無趣,而是以個性為媒介,讓知識或現象彼此結合,進而產生讓人覺得有趣或無趣的事物。發想的母體,其實是扮演催化劑的個性。[59]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用「比方說,就像...」來說明難以描述的事物。這種中學生都知道的類比法,是解開未知之謎最普遍的方法。[61]

語言真的很奇妙。有時候我會想:語言分明是靜止的,但為什麼讀文章時,語意之間確有流動的感覺?還有,明明是各自獨立的字眼,為什麼結合之後,我們卻能理解整段句子的意義?[61]

我們能感覺到語言流動,也是在一定的速度下閱讀所致。艱澀難懂的文章,或是抱著字典猛查的外語,若一字一自分開來讀,便難以理解完整的意義。因為後像被消滅了,字與字之間的停頓、空白就顯露出來了。因此,若遇到難懂的部分,很快的一口氣讀完,或許反而會突然豁然開朗。藉由後像作用,便能輕鬆將片段整合成完整的意義。[64]

所謂比喻、類比,就是暫時將欲解開的問題放在心裡,然後從完全不同的事務中去尋求、發現相關現象,再類推到問題本身。[70]

與其關注核心問題,不如從周邊著手,反而容易切入。[70]

有想法、有主題,但一味絞盡腦汁思考並非良策。暫時擱下、沉澱是必要的。這正是深知「不斷正視問題只會妨礙思考的自由」的人所體認到的智慧。[70]

老師也不需要刻意避免在課堂上說些題外話。在輕鬆的話題中,我們能學習到更多,也能帶給周圍的人更多刺激。[72]

[76]
[77]
[78]
[79]
[80]

[86]
[88]

[94]
[95]
[96]
[98]

[104]
[105]

[111]
[113]
[115]
[116]

[121]
[123]
[125]
[126]
[127]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7]
[149]
[150]

[151]
[152]
[156]
[157]
[158]
[159]
[160]

[165]
[167]
[168]
[169]

[176]
[179]

[186]
[189]
[190]

[193]
[194]
[195]
[197]
[198]
[199]

[204]
[205]
[208]
[209]

沒有留言: